網站二維碼
這是一次非常漂亮的事件營銷,有懸念造勢、有用戶參與和媒體報道、有謎底揭曉。而整個營銷策劃的關鍵創(chuàng)意點是描述“中了大樂透的結果”。
其實廣告真正要訴求的信息是“中了大樂透會有很大一筆錢,大家趕緊來買吧”(A),而整個營銷實際表達的信息則是中了大樂透之后,你可以拿這筆錢去做什么,去求婚、去環(huán)球旅行、去吃遍全世界的美食等讓人向往的結果(B)。
廣告通過對結果的描述,增強了民眾對于大樂透的期待,成功調動了消費者購買大樂透的欲望,這就是結果法的好處。
葡萄適也有一張平面廣告,畫面上是一支標槍插在月球表面,標題叫做:“一定有人喝了葡萄適!”
葡萄適是一款能量飲料,它要訴求的信息是喝葡萄適會讓你充滿能量(A),但創(chuàng)意交待的是喝了葡萄適的結果,力大無窮到將標槍擲到月球上(B)。廣告中既沒有出現喝的動作,也沒有出現消費者,但它卻讓人對葡萄適的功能價值一目了然、印象深刻。
還有一家動物園的廣告,訴求點是動物園開始實施夜間開園,游客晚上也能來動物園參觀(A),畫面表現則是動物們大白天在打哈欠(B)。動物們晚上也要接待游客,于是白天就開始犯困,這就是夜間開園帶來的結果。
? 點擊放大查看
2 問題
有結果法,就有問題法。結果法描繪的是有了產品以后,消費者會收獲什么好處和效果。而問題法呈現的則是假如沒有產品、或缺乏該產品所具備的功效,消費者會遇到什么問題、面臨什么后果。
例如英國某眼鏡品牌的電視廣告。車廂內,坐在副駕駛位的女士主動向坐在主駕駛位的男士親熱,隨后俯下身去幫男士做不可描述之事。男士閉上眼睛陶醉在享受之中,片刻后卻愕然地睜開了眼,發(fā)現女士正在吞吐汽車換檔桿。
這時,畫面上出現字幕:NEED GLASSES?(需要眼鏡嗎?),緊接著眼鏡品牌logo出現。這個廣告揭示的,就是沒有眼鏡的后果、近視會導致的問題。
日清拍過一套經典的原始人系列廣告,描述了原始人狩獵過程中的一系列糗事,諸如被翼龍拿石頭砸、被鴕鳥欺騙掉下懸岸、被巨型野豬追趕等,不僅未能獲得食物,還惹來一堆麻煩。廣告最后,一個渾厚的男中音告訴大家:hungry?餓了?吶,給你日清杯面。
同以饑餓為題的廣告,還有士力架。多年來士力架的廣告都遵循同一模式,以“當你餓的時候,你會變得不是自己”為核心創(chuàng)意點,拍攝了一系列電視廣告,比如足球守門員變成一個一碰就倒、弱不禁風的“林黛玉”、龍舟上的鼓手變成一個只會慢慢悠悠敲木魚的“唐僧”。這時,隊友適時遞上一條士力架,等“林黛玉”和“唐僧”咬上一口,立刻生龍活虎起來,變回精力十足的運動選手。士力架通過這一系列廣告告訴大家“橫掃饑餓,做回自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