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承辦檢察官介紹,在審查起訴階段,姜某對檢察機關認定的銷售金額121萬元進行辯解,認為賣的壓片糖果沒有添加有毒有害成分,應該扣除這部分銷售金額。吳某在售賣減肥產品過程中,也有意不記錄贈品數(shù)量,致使警方難以直接查明其銷售額度和獲利情況。
然而,二人自以為高明的伎倆,并不能讓他們逃脫法律的懲罰。
經過縝密偵查,辦案人員最終掌握了一系列確鑿證據。2024年7月,該案經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檢察院提起公訴,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。當年12月,吳某、姜某被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3個月,并處罰金61萬元;同時,吳某、姜某均被責令承擔銷售有毒、有害食品價款的10倍懲罰性賠償金1210萬元。這一判決于今年初生效。
“問題”贈品該不該計較?免費不等于免責
一些消費者認為,贈品反正沒花錢,出了問題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承辦檢察官表示,不法分子正是摸準了消費者的這種心態(tài),抱著僥幸心理企圖瞞天過海。
消費者能否對“問題贈品”發(fā)起維權?
民法典明確,附義務的贈與,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,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。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,造成受贈人損失的,應當承擔賠償責任。
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也規(guī)定,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(包括以獎勵、贈送、試用等形式向消費者免費提供商品或者服務),應當保證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、財產安全的要求。
王軍表示,贈品屬于銷售者為達成交易的促銷或鼓勵條件,表面上是免費的,其實是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成本已分攤到付費商品中。當贈品出現(xiàn)質量問題,消費者可依據食品安全法主張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;如果贈品含有毒、有害物質等,構成犯罪的,應當依照刑法有關規(guī)定追究生產者、銷售者相關刑事責任。
江蘇省消保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根據《化妝品監(jiān)督管理條例》,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?!盎瘖y品試用裝、小樣等也需和正裝化妝品一樣接受監(jiān)管,消費者應避免購買和使用‘三無’包裝的產品?!?/span>
免費的贈品,不等于免責品。不法分子企圖利用普通消費者“嫌麻煩”的心態(tài)鉆監(jiān)管漏洞,但在法律面前,任你如何花樣迭出,也不過是掩耳盜鈴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遭遇“問題贈品”不要自認倒霉,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權,共同維護與我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食藥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