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中國人一年要吃掉4000億枚雞蛋,意味著每個中國人每一天都要吃上一枚。但當時的整個雞蛋行業(yè)幾乎無品牌、無標準、無品控。二十一年前,圣迪樂的第一個生產基地誕生在四川綿陽。當時,我們就提出了要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雞蛋革命,不只把雞蛋當成農產品,而是把它當成食品,用醫(yī)藥級的標準去養(yǎng)殖、培育、生產。所以,我們在行業(yè)中首次提出了“產業(yè)+標準+品牌”的商業(yè)模式,這是雞蛋行業(yè)的一次顛覆。
圣迪樂人一直都把技術和科學當成自己的命根子,圣迪樂博士爸媽團率先出征,用他們專業(yè)的動物營養(yǎng)技術、疾病防控技術為每一枚小雞蛋保駕護航。當時有兩個目標:一是用科學的嚴謹態(tài)度做一枚雞蛋;二是用給自己寶寶吃的初心去做一枚好雞蛋。因為除了博士身份之外,他們更是父母,能夠給自己寶寶吃的雞蛋才能算是一枚真正品質過硬的好雞蛋。從食糧的配方、動物營養(yǎng)到最后的食品級檢測,我們圣迪樂是全行業(yè)第一家建立全產業(yè)鏈的蛋品企業(yè)。大家知道一枚好雞蛋是從雞媽媽開始的,但是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,一枚好雞蛋實際上是從雞奶奶開始的。所以我們在種源上下了非常大的力氣,就像現(xiàn)在很多人都會說,人類是有基因病的,其實對于雞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,很多雞的祖先就帶有基因病,比如說,我們熟知的沙門氏菌、敗血病、內皮增殖癥等。所以,圣迪樂控制了雞奶奶輩的健康狀況。在德國專家提出質疑的十四年后,我們擁有了全中國唯一的羅曼種雞祖代示范基地,讓我們確保自己的雞奶奶是全世界最營養(yǎng)、身體最棒、吃嘛兒嘛兒香的雞奶奶。圣迪樂在全國有17大超五星級生態(tài)基地,承諾絕不外采一枚雞蛋,能看到每一枚雞蛋都是從生產線上自繁、自養(yǎng)、自產而出。圣迪樂的雞媽媽有非常完善的進口通風設備、新風系統(tǒng),常年生活在25攝氏度的溫度和45%的濕度的生活環(huán)境中,有飲用水級別的過濾水、新鮮的空氣。與此同時,我們也采用全球最嚴的標準打造世界級的中國雞蛋,我們的博士團隊對標了40余種標準。今天圣迪樂的標準實際上已經高于北美、歐洲、日本的標準。而且我們累計做了200多場實驗,檢測了10萬余枚雞蛋,提出了最嚴格的圣迪樂標準,并且從最早的1.0版本到今年的4.0版本,整個技術升級已經到達了第4代。圣迪樂4.0標準對于產出一枚好雞蛋有1185個關鍵控制節(jié)點,光蛋品加工這一項就提出了277個,在食糧、技術檢測、種雞、蛋雞、青年雞孵化等方面,其中有5項獲得了行業(yè)第一,3項高于國家標準。
雞蛋僅僅安全就夠了嗎?當然不夠。在圣迪樂,無抗生素和可生食標準是最低標準。除了沙門氏菌外,我們還有34項致病菌監(jiān)測,也是行業(yè)內唯一一家得到無抗生素和可生食標準認證的企業(yè)。一枚好的雞蛋,光有安全是遠遠不夠的。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變革,讓大家對于健康和免疫力又有了新的認知和需求。歐美國家有更高的雞蛋標準、更好的營養(yǎng)價值,富含OMEGA-3、DHA、維生素、葉黃素等。所以,好的雞蛋需要更新鮮、更好吃、更營養(y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