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低端白酒相對比較單純,通常聚焦酒所引起的情緒反應,比如老村長的“簡單快樂”、江小白的“青春小酒”。
你看,哪個白酒品牌的打造,是圍繞酒文化來展開的呢,他們在品牌塑造過程中,重心放在飲酒的器物、飲酒方式、酒的工藝與制度上了嗎?宣傳這些的白酒太多數都不夠成功,因為這些“酒文化”離消費者太遠了。
小罐茶的成功,是通過它的產品設計、大師“手作”的賣點來提升產品檔次,給茶禮一個固定的定價標準,從而打開禮品市場。它宣傳了啥茶文化?
真正的文化品牌打造,并非來自強調產品自身的工藝、器物、產品標準這些所謂文化上,因為傳播這些本質上還是自說自話,跟消費者沒有關聯。
這里所指的文化品牌打造,指的是用戶文化。
是某一特定消費群體,在整個社會的大背景中所共享的渴望、夢想、壓力、沖突,它是一種集體意識。
我們消費,是因為我們有需求和欲望。而我們的需求和欲望從哪來呢?
它來自于我們的自我認知概念和生活方式設定,即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,我應該擁有怎樣的生活方式。這決定了我會對什么產品產生需求和欲望。
比如我覺得自己是一名中產,所以我就要吃牛油果、芝士和咸蛋黃產品(^_^)
而我們每個人的自我認知概念和生活方式設定,則來自于我們身邊的影響群體和所處社會文化的形塑。
創(chuàng)辦于2011年、2014年入駐天貓的DW,現在中國儼然成了一塊街表。購買DW的人不會關注這塊手表的材質、機芯、產地、工匠精神、品牌故事,他們關心的是,這塊表我如何拿來搭配衣服。
DW創(chuàng)立一開始,主要的營銷方式就是免費贈送手表給網紅們佩戴,從而頻頻在社交媒體上出鏡,尤其是潮叔 Nick Wooster的佩戴,給DW制造了強大的帶貨效應。
而且,這些網紅們在收到手表的同時,還會獲得一個專屬優(yōu)惠碼,他們的粉絲使用這個優(yōu)惠碼購買DW,還會給網紅帶來額外的收益,于是DW在INS上、在國內的微博上擴散開來。
潮流文化和時尚博主們塑造了DW這個品牌。
當產品被人們所消費,人們在使用中就會賦予產品特定的意義,將產品變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。因此,品牌可以說是由社會文化、產品和顧客共同構成的。
所以,如果一個品牌要針對某個特定用戶群體來設計,希望成為這群人的專屬,那么品牌就要為自己構建一幅文化認同圖景。
品牌需要對這一用戶群體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洞察,了解他們的愛與恨、他們的社會壓力與身份焦慮,產品在他們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、具備什么樣的意義,產品如何改善他們自己與他人、與群體之間的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