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濃縮了多種制作技藝的耳墜。
迷上老銀銀飾制作訪遍川北各地老藝人
周伶利性格沉穩(wěn),出生于軍人家庭的他從小在軍工企業(yè)120廠內長大。16歲那年,他曾考取了原重慶藝術學校,可終因家庭困難而放棄了學業(yè)。結束高中生活后,周伶利被大姐帶到了當時非常熱鬧繁華的下西壩,在火車南站附近做些小生意。
周伶利正在一件不大的銀飾上鏨刻精細的圖案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周伶利遇到了利州區(qū)龍?zhí)多l(xiāng)的老銀制作藝人王天生,從而對銀飾制作著了迷。然而,受傳統(tǒng)思想“教會徒弟,餓死師父”的束縛,王天生一開始并不愿意教他制作技藝,更不愿收他為徒。經過若干次的“偷學”后,王天生也逐漸喜歡上了勤學好問的周伶利,最終才收他為徒,并帶他到處去轉鄉(xiāng)。
俗話說,“師父引進門,修行靠個人!”在此后的學藝過程中,為了熟練掌握老銀制作技藝,周伶利幾乎訪遍了川北各地的老藝人,甚至兩次赴貴州向苗族銀飾制作大師取經。為了解決老銀加工過程中容易開裂的問題,他不止一次登門拜訪昭化區(qū)衛(wèi)子鎮(zhèn)的老藝人羅浩祥?!耙粋€銀簪能打幾枚戒指?”周伶利說,老人家為了考驗他,不僅給他出了很多難題,還拿出銀子來讓他制作,經過幾番考驗后,終于傳授了不讓老銀開裂的技藝。周伶利指著一個砂石做的油槽欣慰地說:“這還是羅師父親手給我做的,我都用了十幾年了!”
在傳承中不斷創(chuàng)新獲國家藝術基金培養(yǎng)機會
“之所以叫老銀,是因為它與現(xiàn)在純度較高的白銀有所不同?!敝芰胬f,受純度不同的影響,川北老銀分為喜、彎、氘、糙、鐒、瓦、絲、昌、鑲、氖十大類別,加工工具也有錘類、墩類、手鉗、絲扳、鏨花膠板、鏨子等不同的種類近百件。即便是一枚不起眼的銀扣,也要經過熔銀、打胚、過細、鏨刻、清洗等工藝流程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容不得半點馬虎。
經過20多年的潛心挖掘、研究和實踐,周伶利對川北老銀銀飾制作技藝有了系統(tǒng)的掌握和深刻的理解。2017年7月,他向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出申報該項技藝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2018年2月,市政府公布“第五批廣元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”,“川北老銀銀飾制作技藝”成功入選。
作為“川北老銀”目前唯一的傳承人,周伶利深知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。今年,他有幸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提供的支持,作為全國20名培養(yǎng)對象之一,進入西南民族大學參加“藏羌彝銀飾工藝創(chuàng)新設計人才培養(yǎng)”項目。除了不斷探索傳統(tǒng)加工技藝和創(chuàng)新銀飾作品之外,他還迫切希望能為“川北老銀”的保護和傳承做更多的努力。他說:“目前,盡快把川北老銀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項目,是他最大的心愿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