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站二維碼
4
品牌名需要能區(qū)分行業(yè)和品類,如果一看品牌名就知道是什么行業(yè)做什么類目的更好,如果品牌名本身不能看出品類,最好品牌營銷時能加上品類。
比如百度以前就是推百度搜索,小米是推小米手機,海爾是推海爾冰箱,美的是推美的空調等等。
要知道,品牌的存在,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區(qū)分其他品牌,這主要也是為了以上的那4個原則,因為品牌前期需要很快讓那些不管是看的人還是聽到人,馬上就知道你是干嘛的。
如果還需要解釋半天才明白是干什么的,那你又得花一大筆錢來解釋,這都是成本啊。
等到你的品牌大到別人都熟知的時候,就可以去掉后面的品類了,而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成熟的那些大品牌也確實是這么做的。
要是品牌名前期沒有區(qū)分出行業(yè)和品類,確實會增加很大的營銷推廣難度,相當于一開始就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堅硬的高門檻,后面需要花大價錢慢慢把這個門檻砸掉。
5
這個是一定要說的,就是品牌名背后的意義。
我覺得這個東西真的沒必要那么較勁,可大多企業(yè)就是喜歡使勁琢磨名字后面的意義,其實這個東西用戶關心嗎?
誰能告訴我,谷歌這個名字背后的意義是什么?蘋果背后的意義是什么?小米、百度背后的意義是什么?
我相信就算是這些企業(yè)的內(nèi)部員工都不一定說得出來。
我們說你有情懷挺好,想做內(nèi)涵也可以。但其實有了名字之后,至于是什么意思,至于跟企業(yè)文化精神有多大關系,至于背后有怎么的故事......還不是你說了算,對不對,我相信老板們都有這個演講能力。
而這一點普通大眾能知道就知道,不能知道也沒關系,重點是把你的品牌理念推出去,而不是所謂品牌名背后的意義。
并且,如果這個名字背后的意義,連內(nèi)部員工都需要進行培訓考試之后才了解,你覺得你得花多大的代價才能讓你的用戶了解?真沒必要!
好了,就說這么多。
很多人喜歡弄一些品牌取名技巧,其實哪有那么多技巧,像蘋果、臉書、百度、騰訊、小米以及上面那100個品牌名,都用了非常多技巧嗎?
不見得!
有時候我們?nèi)∑放泼娴男枰獟侀_技巧,放開一點,不要被條條框框約束著,你看上面那些品牌名非常好,但是需要知道,是別人做出品牌之后你才覺得這個名字好,要是沒做出來你還覺得好嗎?
你可能會說:“什么鬼,一個賣手機的干嘛取名叫小米;一個做搜索的,怎么取名叫百度,這有毛線關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