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站二維碼
戛納廣告節(jié)上,有很多以這種方式獲得大獎的案例,比如某羽絨服品牌為了證明羽絨服很保暖,他們讓一個人穿上羽絨服來孵雞蛋,并全程直播。比如為了證明黃頁很有效,品牌方做了一個樹屋實驗。搭建樹屋所需的全部材料,都通過黃頁進行電話訂購,最后樹屋被成功搭建起來。整個搭建過程進行直播,并通過視頻剪輯的方式成為病毒性內(nèi)容進行擴散,引發(fā)了大量消費者圍觀。
還有WIN7上市的時候,為了證明操作系統(tǒng)的易用性,微軟做了一個實驗。他們找到一個偏僻的鄉(xiāng)下小村莊,那里的村民都沒怎么接觸過電腦。微軟給他們派發(fā)電腦,并且進行簡單的培訓,僅僅7天之后,村民們變成了電腦高手。微軟通過這個實驗,證明了WIN7的操作性能。
另有MINI Carmonica,為了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MINI風一樣的速度,他們將330只口琴粘在MINI車身上,當汽車急速向前駕去,口風琴順勢發(fā)出聲響,宛如天籟。
要做好這種實驗型創(chuàng)意,需要品牌提供一個銳利的賣點、一個獨特的價值主張,這樣才好做一場效果令人贊嘆的實驗,并打造成為一次聲勢浩大的事件營銷。比如吉列的超滑、Thinkpad的快、MINI的快、WIN7的操作簡單、Chrome的快。
(Chrome在日本做的用瀏覽器窗口翻頁播放動畫的創(chuàng)意,是我心目中最棒的實驗型創(chuàng)意)。
但是像我們平時做廣告,經(jīng)常是把所有賣點綜合,然后找到一個寬泛的、抽象的、可以涵蓋眾多賣點的概念去做廣告,樹立品牌形象,這樣就做不出來讓人驚嘆的實驗了。
5 例如
例如法便是舉例子,舉一個例子來證明你的觀點。本文通篇寫下來,其實都是在舉例子。“for example”是最經(jīng)典的創(chuàng)意方式。
這種例如型的廣告,其核心概念是一個從產(chǎn)品或品牌中提煉出的觀點、主張,而廣告表現(xiàn)則使用第三方的事例來進行證實。
比如某旅行社廣告,其概念是“旅行改變?nèi)松?。為了證明這一觀點,廣告中舉了三個例子:其一是卓加林,1912年卓加林被劇團選中由英國赴美巡回演出,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橫跨了整個美國。在這次巡演之后,卓加林逐步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。
第二個例子是切·格瓦拉,1951年格瓦拉和好友騎摩托車環(huán)游南美洲,在旅行中格瓦拉開始了解到拉美的貧窮與苦難,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礎,改變了他的一生。
第三個例子是特蕾莎修女,出生于科索沃的艾格尼斯·剛察·博加丘,15歲時和姐姐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,此后成為一名修女,并改名特蕾莎。特蕾莎修女后來成為世界聞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,為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奉獻了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