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站二維碼
四本看似基礎的書,背后是重要的職場底層能力: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——基本職業(yè)素養(yǎng);
《金字塔原理》——邏輯和結(jié)構化思考;
《用圖表說話》——圖形化高效的信息表達;
《學會提問》——批判性思維。
瓶頸總是在瓶子的頂端,企業(yè)的瓶頸在領導者。
領導者,必須是一個能夠帶領團隊走向成功的人。領導者絕不能只讓自己獲得成功。
在優(yōu)衣庫創(chuàng)始人柳井正看來,真正的領導者能夠和團隊成員共享目標,與大家同甘共苦、真誠相待,并站在最前沿引領大家沖鋒陷陣,能夠使團隊的每個成員都能充分品嘗到獲得成就、自我成長及自我實現(xiàn)的甘美。
同時,自己也能夠因此而品嘗到成就感,并收獲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(xiàn)的滿足感。
首先,適當授權。
但事實上,對領導者而言,這并非一件簡單的事。
作為汽車革命的領頭人,汽車大王亨利·福特可謂劃時代的標桿,但福特本人非常缺乏安全感,反對授權給其他領導者。他不允許任何人改良自己設計的車,還曾經(jīng)詆毀手下,排擠公司的經(jīng)理,甚至自己的兒子。而當福特將總裁之位傳給兒子艾德賽爾后,他依然不斷干涉兒子的決定,最終導致優(yōu)秀人才外流。
優(yōu)秀的領導者知人善用,能把握其中的訣竅,使他們在團隊中各司其職。
其次,聽得進去反對意見。
手握權力的領導者,會容易聽不進別人的意見。
時間長了,最后領導者身邊剩下的,可能是一群只會“好好好,是是是”的人,一群遇到爛決策也不抵制,從不敢提反對意見的人。
當這群人形成一個回音室,只會放大自己的觀點,不會提出新觀點。
最后,讓管理層有機會成長。
三年前,王興在接受《財經(jīng)》采訪時,提到高管成長的三個關鍵因素。
王興說:“TOP這個詞,可以把它分解成三個詞——talent(才能)、opportunity(機會)、patience(耐心)。這個人需要有天分、有才能,有合適的機會,同時還有長期的耐心才能成長起來。美團的業(yè)務足夠復雜、足夠完整、新業(yè)務足夠多,管理層有機會像CEO一樣,真正接近商業(yè)的本質(zhì),思考很核心的問題。”
得勢者,得人者,得天下。
一個只會當“救火隊長”的領導者,只會離卓越的領導者越來越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