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一方面是新品牌不斷刷新各種銷售榜單,另一方面卻是極低的生存率。我們不禁要問,那些屬性銷售榜單的新品牌,他們做對了什么呢?經過比對,發(fā)現了這些表現良好的新品牌他們的身上的一些優(yōu)點,首選這些新品牌都明顯在著力打造品類豐厚度,為品牌拓展人群滲透率,尤其是在入駐早期。其次是高增速的秘密往往來自第一時間搶占了新賽道,享受了品類增長紅利。最后是這些高增速品牌的廣告投放金額是同期入駐品牌的1.32倍,并且,他們的投放滲透率也較同行優(yōu)秀。在這三個因素影響下,導致這些品牌超越其他同期新品牌成為競爭勝出者。
新品牌在生長過程中要想取得穩(wěn)步發(fā)展,首先就需要了解自己的用戶,了解用戶的消費偏好。在同一份報告中,被阿里標記為“新品牌重度易感人群”的人數初步達到了約6000萬。阿里數據顯示,這個人群撐起了一眾新品牌的半邊天,累計貢獻了新品牌50%的GMV。
雖然新品牌有著龐大的消費者群體,但是我們不要忘了,新品牌的存活率依然比較低。每年有超過22w新品牌追逐這6000萬的“新品牌重度易感人群”,分到每個品牌身上只有不到300,競爭依然非常激烈,兩極分化的局面也越來越明顯,只有活下來的品牌才有機會享受國牌崛起的紅利。